海原縣鄭旗鄉鄭旗村公共廁所
農村廁改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廁所雖小,卻能展現鄉村振興的民生與文明;如廁事微,卻關乎農民群眾生活的體面與尊嚴。
2018年以來,寧夏把廁所革命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工作,緊緊圍繞打造特色美麗鄉村的目標定位扎實推進,讓廁所這一“天大的小事”努力從“民生短板”一躍成為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
2020年3月,在退出貧困縣序列后,海原縣把廁所革命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工程來抓,因地制宜、真抓實干,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7月23日,全國農村廁所革命現場會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十四五”時期要繼續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注重因地制宜、科學引導,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
海原縣李旺鎮李果園村村民楊志夫壓根兒就想不到,如今自家能用上和城里人一樣“洋氣”的廁所:地面墻面貼瓷磚,頭上吊頂裝浴霸,熱水器、洗手池、淋浴花灑、沖水便池一樣不少。
“過去因為經濟條件差,村民對上廁所根本不講究,好多家尋上一處空地,隨便用土坯、木板、秸稈一擋就是廁所了。
天氣一熱,蛆蠅滋生臭烘烘。還有一些村民,甚至連這樣的地方都沒有,坡下、溝里,哪兒方便哪兒來。
”回首往昔,楊志夫直搖頭?,F在,說起改廁后的好處,楊志夫贊不絕口:“今年,政府給我們村每戶補貼4000元在屋里建了一個‘水沖式’廁所,不僅用起來方便,而且再也不用擔心家里老人因上廁所而摔傷、凍感冒了。真心感謝共產黨,把好事辦到咱們老百姓心坎里了!”
近年來,海原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批示精神及中央、自治區和固原市決策部署,科學有序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共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6306座,其中2019—2020年完成戶廁改造11900座。
2021年,自治區下達海原縣農村戶廁改造建設任務2500座。為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海原縣按照《寧夏農村“廁所革命”提升行動指導意見》要求,把改廁與村莊布局、抗震宜居農房建設、生活污水治理、資源化利用等要素統籌考慮,堅決按照能建水廁則不建旱廁、能進主房則不進側房,糞污能集中處理則不分散處理的原則進行因地制宜的科學規劃設計。
對城郊村、鄉鎮所在地及中心村,建設完整下水道式廁所,廁所糞污接入城鎮污水管網;對居住集中的村莊,探索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主推室內水沖式廁所;對居住分散的村莊,建設節水防凍型地下儲水高壓沖水三格式化糞池廁所。
以節水、防凍、防臭為主,做到建新拆舊,實現農村群眾易使用、能使用、四季使用的愿望。
海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董曉利告訴記者:“廁所改建初期,部分群眾不理解、不支持,村委會便通過播放廣播、張貼宣傳標語、村干部入戶宣講政策等多種形式宣傳改廁的健康效益和環保效益,村民的思想觀念逐步改變,開始積極主動配合廁所改造?!?/span>
目前,海原縣已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900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由2018年的5.4%提高到2020年的27.1%,使用率達到90%,群眾滿意度達到....,農村環境面貌顯著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提升。
2021年9月13日,全區農村廁所革命現場會在銀川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農村廁所革命現場會精神,總結了3年來全區農村廁所革命工作,并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要多措并舉強化管護,完善管護機制,提升管護水平,增強管護效益,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用一個,一年四季都能用。
改廁質量決定著農村廁所革命的成敗。多年來,海原縣始終堅持好字當頭、質量優先,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雙組長制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把農村廁所革命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并進行統籌部署,強化責任落實。
同時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成員包戶的工作機制,將責任明確到人,落實到點,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推進機制,全力以赴打好農村改廁這場硬仗。
實踐中,海原縣強化農村改廁全過程監管,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制管理,嚴把選型關、施工關、驗收關。
從嚴改廁產品市場準入,加大改廁產品送檢、抽檢頻次。驗收做到所有鄉鎮、行政村、改廁模式、產品類型、施工企業等“五個全覆蓋”,做到了抽查對象不重復,分級驗收不替代、不合并,不走過場。
農村廁所改造,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民生。既要重“建”,更要重“管”?!?/span>
海原縣海城鎮段塬村在改造的同時建立健全了廁所后續管護機制,更換破損的化糞池井蓋,并對化糞池進行擴建,延長污水存儲期,從原來的3個月一清理,變為現在的一年一清理,有效提高了廁所的利用率?!倍诬宕逦瘯魅瘟_進生說。
為了確保農村廁所改造后農民能夠長期正常使用,海原縣制定了農村戶廁運維管理辦法,鼓勵以群眾自吸為主、政府收費服務為輔的運維模式,為全縣各鄉鎮廁所革命整村推進村配備13輛吸污車,在鄉鎮建立服務網點,為群眾提供維修、維護服務,切實將改廁后續廁所維修和糞污處理作為改善民生的基礎性工作抓實、抓好,真正實現從“建起來”“用起來”到“管起來”的轉變。
楊萬奇是海原縣李俊鄉團結村村民,過去,楊萬奇一家用著“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墻圍半邊”的露天旱廁,十分不便。
在全鄉旱廁改造中,楊萬奇一家安裝了無水免沖洗智慧生態馬桶。據了解,李俊鄉在新農村建設中,整體推進廁所革命,提升農村文明和環境的“雙顏值”。
如今,走進李俊鄉團結村,一排排紅瓦白墻的房屋坐落有序,每家每戶設有獨立廁所,采用三格式化糞池模式,對糞便進行統一收集、無害化處理,既改變了村民的居住環境,又實現了村民如廁干凈、便捷。
農村廁所革命不僅提升了農村的“顏值”和“氣質”,還帶動了鄉村旅游。9月下旬,海原縣紅羊鄉楊明村天都老莊生態旅游村里游客絡繹不絕?!?/span>
過去幾年,楊明村的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我們一直找不準原因。有一次一位女游客焦急地向我詢問哪里有衛生間,由于旅游村里沒有廁所,我只能對她說‘你隨便找個隱蔽的地方吧’。
急紅臉的女游客駕車匆匆離去,再沒有回來?!睏蠲鞔妩h支部書記楊春林說,這件事讓他意識到廁所在鄉村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2019年,楊明村爭取項目資金在天都老莊生態旅游村里建起了旅游公廁,不僅方便了采摘園里種植大棚的村民,更方便了前來采摘游玩的游客。
公廁建成后,游客越來越多,2021年3月至今,前來采摘游玩的游客已過萬。楊春林邀請記者參觀村里正在建設的農家樂:“現在村里環境越來越好,周末和節假日到村里采摘游玩的人越來越多。
我們計劃以鄉村休閑避暑、果蔬采摘等為主,帶動村民大力發展農家樂。而廁所革命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還讓楊明村的鄉風文明發生了蛻變?,F在村民的生態環保、衛生意識不斷加強,他們除了打理好自家庭院外,還會自發維護村里的公共衛生環境和污水處理設施,鄉風文明上升了一個檔次?!?br data-node-type="Break"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0px;max-width:....;box-sizing: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break-word !important;" />
據了解,海原縣累計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31座,培育三星級旅游飯店1個,申報四星級旅游飯店2個,建成鄉村生態休閑農莊、鄉村農家樂30家。
科學規劃鄉村公共廁所建設,共完成公廁建設42座,覆蓋鎮村駐地、城鄉接合部、鄉村文化廣場、集貿市場、旅游景區等各個領域,農村“如廁難”問題基本解決。
更多的改變正在悄然發生。廁所革命是關系民生、體現文明的基礎性工程,它連接著千家萬戶。海原縣只是寧夏農村廁所革命的一扇窗。
如今,在寧夏乃至全國,旱廁正逐步成為歷史,廁所革命正從“點”走向“面”,由廁所革命這個“小支點”撬動出的力量正助力鄉村的全面振興。